道悟道德經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道德經》又稱《老子》,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后,并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兜赖陆洝烦粴w屬為道教學說。其實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但《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

2、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時,前面所說的哲學,并不能涵括《道德經》(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兜赖陆洝诽岢隽恕盁o為而治”的主張無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作為一種政治原則,“無為”在春秋末期已經出現。儒家也講“無為而治”,如《論語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認為“圣人德盛而

3、民化,不待其有所作為也?!?,實則表達了儒家的德治主張。使“無為而治”系統(tǒng)化而成為理論的是《老子》。他們認為統(tǒng)治者的一切作為都會破壞自然秩序,擾亂天下,禍害百姓。要求統(tǒng)治者無所作為,效法自然,讓百姓自由發(fā)展?!盁o為而治”的理論根據是“道”,現實依據是變“亂”為“治”;“無為而治”的主要內容是“為無為”和“無為而無不為”,具體措施是“勸統(tǒng)治者少干涉”和“使民眾無知無欲”?!兜赖陆洝凡⒉幌褚话闳怂斫獾哪菢?,是一部論述道德的著作。事實上,道德

4、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独献印罚ㄒ步小兜赖陆洝罚┮粫抢献铀枷氲募郏云渌枷氲莫毺匦院蜕羁绦?,受到了后人的充分注意?!独献印芬粫逎y懂,但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老子》之所以被稱為道家思想,就是他把“道”作為他的哲學的最高范疇,這個“道”既可以說是一種自然法則,又是一種抽象的精神本體,是世界萬物產生的根源。《老子》提倡無為而治的思想,強調自然而然,對待當時社會

5、中所流行的陳腐的道德、虛偽的文化表示了極大的憤慨。他的“無為”,并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強調順應自然,不打破自然的原有節(jié)奏?!独献印愤€強調一種“以柔弱勝剛強”的思想,他舉例說,天下最柔弱的東西恐怕就是水了,但它卻具有無可比擬的力量,它有利于萬物,而不和任何東西去爭執(zhí)。所以他說:“上善若水”。老子強調柔軟的東西都是有生命的,如樹木,活的樹木是柔軟而有彈性的,而死的樹木是枯硬的。人也是如此,活人是柔軟的,死了就是僵硬的了?!独献印匪枷氤錆M了

6、辯證法,他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彼终f:“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比魏问虑槎际强梢韵嗷マD化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天下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和一成不變的。老子考慮事物總是注意到兩面,主種人生修養(yǎng)的至高境界。青年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因為涉世不深,聰明反被聰明誤。因此,如果能夠自覺積極地培養(yǎng)“愚”的境界,就能為成熟老練地應對社會挑戰(zhàn),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世人詞典中的“愚”是愚蠢,愚笨,愚拙,而老子

7、之“愚”是愚樸,其愚是大道本性的體現,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既不是雖智而示人以愚的故弄玄虛,也不是一無所知的白癡傻瓜之愚。陳鼓應先生深得老子意旨,他說,“老子不僅期望人民真樸,他更要求統(tǒng)治者以身作則。二十章上說:‘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以‘愚人之心’來贊許圣人的心態(tài),可知‘愚人’乃是治者的一個自我修養(yǎng)的境界。老子深深感到人們攻心斗智、機詐相見是造成社會混亂的根本原因,所以他極力提倡人們應歸真返樸。因而以‘愚’(真樸)為要人格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8、”老子崇尚“道法自然”,“愚”的境界正是以人之道法天之道的結果。王弼說,“愚,謂無知守真,順自然也。”因為自然是宇宙萬物最根本的總的規(guī)律,總的特性,是為道者的根本原則。它反映在認識論上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保ā独献印返谝徽?,以下只注章數)宇宙間永恒不變客觀自在的道,是可以認識的,但永遠無法窮盡。因此,真明道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56章)反映在本體論上是“道之尊也,德之貴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51章)道化生萬

9、物而不據為己有,衣養(yǎng)了萬物卻不為之主宰,故為道者需以“唯施是畏”(53章)自戒,以“唯道是從”(20章)自律,臻于與道合真的境界,反映在處世上“為而不爭”。因為“天之道,利而不害”,(81章)“天道無親,恒與善人”,(79章)何爭之有?老子之愚是特有名詞,是“修道有很高成就的人所具有的大道真善美境界,是返樸歸真、同化于道的人生境界?!比欢廊送綉{“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也”,(65章)就給老子之道扣上“愚民哲學”的帽子,使他

10、蒙受千古詬罵與誤解,以其未能于老子心地上馳騁,無法把握老子“正言若反”(78章)的獨特思維方式,而以斯人斯世之思想強加于老子而已!老子構畫出未來大同世界的美好藍圖:人人“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80章)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利器,無所用之,人們安居樂業(yè),沉浸在勞動的無比歡樂之中,勞動成了人生的第一需要,不愿讓機械奪走勞動的樂趣,正如一位哲人說過,“勞動著的人最美”??梢姡袄献与m明示愚民,實則導民棄巧智而成大智,返于樸而歸

11、于真”。(許永璋)人人心靈純潔高尚,無機心巧智,純樸天真,有的是團結、互助、合作的良好風氣。因此,我認為此“愚”是對真善美境界最為精妙的概括。老子之愚是一種極好的個人修養(yǎng)方法,也是“微妙玄通”(15章)的治世妙方?!拔矣奕酥囊苍?!沌沌兮”,(20章)可見“愚”是一種淳樸真質的狀態(tài)?!安慌c俗人相隨,守一不移”。老子以“愚人”為最高修養(yǎng)的心靈境界,于己“少私寡欲”,(19章)“恬淡為上”;(31章)于人則“損有余而補不足”,(77章)“善

12、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四十九章)遵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57七章)的治世方略,亦即行“不言之教”,從自己做起,先正己方可正人,以己之純潔的心靈、高尚的品德、圓融的智慧來“執(zhí)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35章)自愚愚人,彼此和睦相處,共登大道至高境界。老子之愚是道性的體現。因為“道恒無名”,(32章)“道隱無名”,(41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