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理論對中醫(yī)學的現代詮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量子理論對中醫(yī)學的現代詮釋,物電學院:吳英 E-mail:wylove_ever@163.com,何祚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理論物理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早期從事粒子理論、原子彈和氫彈理論的研究,,近十幾年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藝理論,建設有中

2、國特色社會主義等若干理論問題,特別是當代社會經濟發(fā)展中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能源問題,節(jié)能減排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并發(fā)表了一系列的文章。,,,2007年5月,以 “科學反偽斗士”身份被普遍關注的何祚庥院士,因聲稱“陳曉旭就是被中醫(yī)害死的”成為眾議的焦點。,2010年3月,面對面接受記者采訪時,一貫關注社會問題的他依舊堅持自己對中西醫(yī)優(yōu)劣的判斷,再次成為眾議的焦點人物。,,中醫(yī),真的是所謂的“偽科學”嗎?,中醫(yī),真的到了走投

3、無路的地步了嗎?,中醫(yī),真的應該被21世紀所拋棄了嗎?,一.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一)整體觀念,1.人體是個有機的整體,人體是由若干臟腑、組織和器官所組成的。 每個臟腑、組織或器官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而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體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人體內部的統(tǒng)一性 ?!邦^痛醫(yī)腳”,2.人與自然界具有統(tǒng)一性,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體則相

4、應地產生反應,屬于生理范圍內的,即是生理的適應性;超越了這個范圍,即是病理性反應。這種人與自然相統(tǒng)一的特點被中國古代學者稱為“天人合一”。,季節(jié)氣候對人體的影響:,春溫,夏熱,秋燥,冬寒,晝夜晨昏對人體的影響:,白晝?yōu)殛?,夜晚為陰,人體早晨陽氣初生,中午陽氣隆盛,夜晚則陽氣內斂,四季作息:早睡早起,晚睡早起,早睡早起,早睡晚起,(二)辨證論治,“辨”就是通過“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切診)對病情進行初步的判定。,證,是機體在疾

5、病發(fā)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系,反映出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因而它比癥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確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質。,空間和時間,“辨證”就是把四診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論治,又稱為“施治”,即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

6、和方法。通過辨證論治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論治的正確與否。辨證論治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和解決疾病的過程。,二.中醫(yī)學的基本理論,1.陰陽五行學說,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陰陽的最初涵義是很樸素的,表示陽光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后來引申為氣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內外,運動狀態(tài)的躁動和寧靜等。,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進而體會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系,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

7、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并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進而認為陰陽的對立和消長是宇宙的基本規(guī)律,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著陰和陽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雙方又是相互統(tǒng)一的。陰陽的對立統(tǒng)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fā)生、發(fā)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在中醫(yī)學理論體系中,處處體現著陰陽學說的思想。陰陽學說被

8、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并用于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五行學說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并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tài)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根據五行學說,

9、“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長、升發(fā)、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火;“土爰稼穡”,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土;“金曰從革”,凡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則歸屬于金;“水曰潤下”,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動的事物則歸屬于水。,,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性質及作用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后,將其分別歸屬于五行之中。

10、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系。五行的相生相克關系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響。,,五行相生相克:,3、飲食相關因素:肝癌的發(fā)生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長期進食霉變食物、含亞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也是促發(fā)肝癌的重要因素。黃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證明有明確致癌作用的物質,主要存在于霉變的糧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另外當攝食大量的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亞

11、硝酸鹽在體內蓄積不能及時排出,可以在體內轉變成亞硝胺類物質,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食物以煙熏或鹽腌的肉制品為著,具有明確的致癌作用。同時肝癌的發(fā)生也與遺傳因素、寄生蟲感染等因素相關。[1] 臨床表現疾病癥狀  肝癌的早期表現很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視。以下癥狀可供參考:   1、食欲明顯減退:腹部悶脹,消化不良,有時出現惡心、嘔吐;   2、右上腹隱痛:肝區(qū)可有持續(xù)性或間歇性疼痛,有時可因體位變動而加重;   3、乏力、消瘦、不明

12、原因的發(fā)熱及水腫;   4、黃疸、腹水、皮膚瘙癢;   5、常常表現為鼻出血、皮下出血等。   肝癌的一些典型癥狀只有疾病進展到中晚期時才會發(fā)生,而那時往往已經喪失手術機會,因此平時的自我檢查非常重要。當感覺疲憊乏力持續(xù)不能緩解時,很可能是肝病的預兆;心窩處沉悶感,或是腹部右上方感覺鈍痛,有壓迫感和不適感等,體重減輕,時有原因不明的發(fā)燒及出現黃疸,應盡早前往醫(yī)院檢查。[1-2] 診斷鑒別  檢查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和

13、肝臟影像學檢查。甲胎蛋白是目前常用的,也最簡單實用。我國60%以上肝癌病例的血清AFP>400 μg/L,9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還有部分患者HBV和HCV重疊感染,因此如果在病毒性肝病基礎上合并AFP> 400 μg/L應該高度懷疑肝癌可能,盡早完善影像學相關檢查,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   現代醫(yī)學影像學手段也為肝癌的診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為肝癌的定位

14、、定性、定量、定期和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最常用的是肝臟超聲檢查,超聲檢查為非侵入性檢查,對人體組織無任何不良影響,其操作簡單、直觀準確、費用低廉、方便無創(chuàng)、廣泛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療后隨訪。   2、CT已經成為肝癌診斷的重要常規(guī)手段。腹部CT增強掃描可清楚地顯示肝癌的大小、數目、形態(tài)、部位、邊界、腫瘤血供豐富程度,以及與肝內管道的關系,對于進一步明確診斷,與其他良性肝臟占位相鑒別,同時明確肝癌的分期分級,

15、對于指導治療及判斷預后有重要意義。通過影像分析軟件還可以對肝臟內各管道進行重建,可以精確到各肝段血管的走行,腫瘤與血管的關系,模擬手術切除平面,測算預切除腫瘤的體積和剩余肝體積,極大的提高手術安全性。   3、肝臟特異性MRI能夠提高小肝癌檢出率,同時對肝癌與肝臟局灶性增生結節(jié)、肝腺瘤等的鑒別有較大幫助,可以作為CT檢查的重要補充。   4、PET(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掃描)-CT全身掃描可以了解整體狀況和評估腫瘤轉移情況,更能全面

16、判斷腫瘤分期及預后,但是價格較為昂貴,一般不作為首選檢查。,醫(yī)學健康系列精品課件,最好的專業(yè)文檔,免費在線瀏覽,下載后可以修改編輯,歡迎下載收藏。,,五行與人體五臟、自然五色的關系:,,肝屬木,青色,心屬火,紅色,脾屬土,黃色,肺屬金,白色,腎屬水,黑色,陰陽學說主要說明事物對立雙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長和互相轉化的關系;五行學說是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規(guī)律,以說明事物的屬性和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在中醫(yī)學里,二者皆以臟腑、經絡、氣

17、血津液等為其物質基礎;都是從宏觀自然現象(包括)人體的變化規(guī)律,用取象比類的方法,來分析、研究、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及人體內外的各種關系,并指導臨床辨證與治療。,2.經絡學說,,藏指藏于體內的內臟,象指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現象。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于外的各種征象。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心系統(tǒng)、肝系統(tǒng)、脾系統(tǒng)、肺系統(tǒng)、腎系統(tǒng),現代藏象五系統(tǒng),3.藏象學說,,,

18、,,,4.氣、血、津液學說,氣,是構成人體、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具有無形而不斷運動的特性。血是運行于脈管內紅色的液體。津液是人體內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內在體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在內,如胃液、腸液、關節(jié)腔液以及涕、淚、唾等。同氣血一樣,亦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三、量子物理學的基本內容,1、量子世界的測不準原理  很多實驗分別證實:光子這樣的量子粒子(其物理性質是以相差一些離散的量

19、的方式變化,如原子、電子、光子、夸克等)既顯示出似波性又顯示出似粒子性,即具有波-粒二相性。進一步的實驗又證實,在觀察光子的似波性(粒子動量)時,儀器對其位置的精確度產生了一個很大的擾動,因此光子位置就測不準了;同樣,在觀察光子的似粒子性(粒子位置)時,儀器又對其運動動量產生了很大的擾動,因此光子的似波性就測不準了。,速度,,又名“測不準原理”、“不確定關系”,英文“Uncertainty principle”,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原

20、理,由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該原理表明:一個微觀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動量,或方位角與動量矩,還有時間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時具有確定的數值,其中一個量越確定,另一個量的不確定程度就越大。,這意味著,要同時測量一對確定的動力學量(粒子的位置與動量)是不可能的,測量中總是存在得知這一個量的信息而不得不放棄另一個量的信息的情況。,海森伯(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1976)德國,這個物理

21、學原理誕生了下面一些科學思想:   1).量子世界存在測不準原理導致不可預知性。因為在任何時候,我們的測量都不能得到一個粒子行為的完整信息,既然我們無法正確了解粒子現在所處的狀態(tài),我們也就無法預知其將來的行為。,,2.)粒子的位置和動量,構成了量子物體的兩個互不相容卻又相互補充的性質,我們通過不同的測量方法得到兩種結果,對粒子行為進行互補描述,用一個孤立的值描述是不完整的。量子物理學哥本哈根解釋的代表人物玻爾把這上

22、升為互補原理,他認為,這是自然界所固有的客觀事實,我們不能說我們的經驗世界是A或就是B,而應當說我們的經驗世界純粹是這兩個可能世界的混合物?,F在有的科學家把這原理引申成為這樣的觀點,即“一個系統(tǒng)有兩個不同的、互補的描述的概念”。,3).在量子系統(tǒng)中,一個測量結果是由被測的客體和測量裝置共同決定的,即是被測粒子與宏觀的測量裝置共同作用的結果,“離開了同整體的關系,部分是沒有意義的?!?,2、量子世界的非定域性  量子世界測不

23、準原理是量子世界固有的現象,還是因為我們的實驗沒有能力同時感知到兩個量?原子究竟是一個用來解釋廣泛的觀察結果的抽象構想,還是一個定域實在的東西?,1935年愛因斯坦與波爾多斯基、羅孫共同設計了一個思想實驗(EPR實驗,內容略),想從中得出粒子是定域實在的結論以否定上述科學思想。玻爾反駁了愛因斯坦,指出:粒子在測量之前它具有真實的位置和動量是不對的。,,兩個人思想爭論的檢驗,1965年由貝爾不等式做出數學上的證明,其后又有198

24、2年巴黎大學的阿斯派克特所做的實驗證實:愛因斯坦輸了,量子物理學預言是正確的。這意味著:量子世界的測不準性質確實存在;一個量子系統(tǒng)的兩個遠距離分離部分之間的瞬間關聯,即愛因斯坦所嘲諷的“幽靈般超距作用”確實能夠發(fā)生。科學家們承認“我們不得不接受這種關聯性的非定域性,將它作為量子過程所展現的自然界的一個固有的事實。”,,產生了下面一種科學思想:  在一個量子系統(tǒng)中,兩個相距很遠(即使有幾光年距離)的相關粒子必須被看作是

25、一個整體,它們之間存在著肯定的關聯協作性,并且,這種關聯協作性內在于量子世界中。這意味著,一個系統(tǒng)中的各個相關部分不是獨立存在的,即使它們可能相隔遙遠,看起來似乎沒有必然的因果相關,但是其實,它們之間總是存在著整體需要的一致性和關聯性。,,所以我們應該“放棄分析的想法,不再把世界分析成相對自主的部分,分別存在但同時又互相作用。相反,現在最受強調的是不可分的整體性……?!?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現象,如,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感應;孿生

26、子之間或母子之間的身體感應;,3、量子物理學的哲學觀點,1)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精神和物質誰是第一性的問題;二是精神能否認識世界,即世界是否是可知的。量子物理學所揭示的思想,在這兩方面都給哲學的基本命題以新的補充。,首先,由于觀察測量在量子物理學中所起的關鍵作用,所以實驗者以一種基本的方式參與了微觀實在的形成。就是說,只有當觀察者觀察它時,它的種種行為和性質才被最終的決定。這意味著,在物質的形成中

27、,精神起著基本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量子物理學認為,由于測不準原理,我們不能正確地預言世界,只能就我們的測量方法觀察到的結果做出有意義的幾率預言。,物理學不是告訴我們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訴我們關于世界我們能夠談論什么。 -------玻爾,2)還原論和整體論  量子物理學認為,量子粒子的種種微觀特性是依賴于全體宏觀測量條件的,因此部分的性質只有與整體系統(tǒng)結合

28、起來才能獲得,離開了與整體的聯系,部分是沒有意義的;另外,一個系統(tǒng)的相關分離部分相隔得再遙遠,其關聯性仍然存在,體現著步調一致的整體的屬性。,,3)、方法論  還原論的認識形式導致人們把整體的東西分割成部分來分析,因為只有把整體事物簡化成最基本的單元、最純粹的狀態(tài),實驗的結果才是準確的。因此,現代科學400多年來就是這樣把一個整體的復雜的問題先進行分解然后再采用分析、推理再加上實驗檢驗的方法去研究的。無疑,這是還原論必定要采取的方法,

29、也是我們認知世界的重要的和成功的一種方法。但是,這樣做的結果使得很多關于整體性質和復雜事物的信息丟失掉了,它不是反映整體的惟一的方法。,在量子理論的不確定性原理、互補性原理及其整體觀的哲學觀點問世以后,人們開始質疑這方法能否正確反映整個世界圖像。一般說,整體觀的研究方法是從宏觀、系統(tǒng)的角度出發(fā),以直覺感知為認知基礎,接受實踐的檢驗后,上升為經驗理論再指導實踐。它著重研究部分的組合情況以及部分間關系對整體性質的影響等。,,4)、互補原理

30、  “互補原理”是玻爾的基本觀點,他說:“互補一詞的意義是:一些經典概念的任何確定應用,將排除另一些經典概念的同時應用,而這另一些經典概念在另一種條件下卻是闡明現象所同樣不可缺少的?!?互補原理”告訴我們,事物內部存在著兩個對立又互補的兩個方面,應該用符合各個對立面運動規(guī)律的方法分別觀察它們的運動,然后進行兩個方面的互補描述,以得到對該事物的全面、客觀的認識。,1、整體觀問題 分兩個方面講,第一,量子哲學整體觀認為,粒

31、子的種種特性依賴于全體宏觀測量條件,因此部分的性質只有與整體系統(tǒng)結合起來才能獲得,離開了與整體的聯系,部分是沒有意義的。而中醫(yī)理論強調的“天人合一”思想,正與之有異曲同工的呼應。“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類與周圍的世界是統(tǒng)一的,人就是其中的一個部分,一個方面,……天道變化必然影響人道”因此中醫(yī)理論認為:“天地萬物本為一體”,“人從天生,故合天道”,“人之身也,與天地形象相參;身盛衰也,與日月相應也。”“善言天者,必應于人”等等,說明人

32、類是天地這一整體系統(tǒng)中的一個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界的影響,不可以獨立于天地亦即環(huán)境氣候地理等因素之外去考察人體這個部分。,四、 量子物理學對中醫(yī)學的詮釋,,第二,量子哲學整體觀認為,相關的分離部分必須看成是一個整體,分離的部分間有著同謀協作的關聯性。中醫(yī)理論也認為人不僅與自然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的自身也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人體臟腑、體表、經絡、官竅都是相關統(tǒng)一的,都具有關聯性。如中醫(yī)理論的臟腑相關學說、經絡臟腑相關學說都

33、說明人體的各臟腑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人體的各種功能互相協調彼此為用,人體疾病的發(fā)病機理上互相影響等等。不僅如此,中醫(yī)理論也認為“物類”是“相感”的,北宋贊寧著有《物類相感志》,記述了物類相感的種種特殊現象共有400多例,說明生長在同一個自然環(huán)境里的分離的部分是有顯著的感應現象的。這種具體實用的整體觀顯然和量子哲學的整體觀有著很深的認同。,,2、互補原理與陰陽學說  如前所述,量子哲學的“互補原理”觀點認為:事物具有兩個不相容的側面,要得

34、到對該事物性質完整的認識,必須使用兩個方面各自測量的結果進行互補的描述。這種觀點早在中醫(yī)理論的陰陽學說中就有著從理論到具體應用的理解與闡述。,,3、精神的作用問題 量子物理學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明意識在物質實在的本質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所以量子哲學認為:精神與物質互為依存,精神應被看作是一切物理事件中不可分離的因素。這正是量子物理學革命性的結論之一,難怪波爾說:“假如一個人不為量子論感到困惑,那它就是沒有明白量

35、子論?!逼鋵崳@種哲學觀點對于中國人來說應該不太陌生,尤其是對于學中醫(yī)的人們來說。,,4、方法論問題  還原論的世界觀在微觀量子世界里的失效,直接導致量子哲學不僅對還原論的世界觀而且對其研究方法的普適性提出質疑。人們不禁要問:還原論的方法論適應于所有事物的研究嗎?是衡量所有事物科學性的惟一標尺嗎?敏感的人們會立刻回想起400多年前現代科學還沒有誕生時人們觀察整體問題和復雜問題所使用過的方法,那就是人類認識世界圖像的另一個基本方法——對

36、整體和復雜事物所采取的“直覺+經驗+實踐檢驗”方法。,結束語,事實上,如果我們希望理解的是一幅完整的世界圖像,就應該針對不同的對象選擇合適的認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去觀察研究,不能混用或者只用一種認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去針對全體的研究對象,比如堅持從分子核酸水平去檢驗中醫(yī)理論、堅持從武器的基本結構去考察一支部隊的戰(zhàn)斗力等等,,還原論的“實證+推理”方法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只眼睛,整體論所采取的方法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另一只眼睛,在認為還原論及

37、其方法論才是科學的觀念統(tǒng)領我們認知領域幾百年后的今天,量子哲學整體觀的提出無疑對中醫(yī)藥學的理論和方法學都是一個極大的肯定。我們都看到,就在我們國人為“中醫(yī)學是否是科學”、“中醫(yī)藥的方法學是否是科學的”問題爭得熱火朝天時,西方的科學家們已經冷靜地提出“中國古代科學方法都是從宏觀、整體、系統(tǒng)的角度研究問題,其代表是中醫(yī)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學習?!蔽覀儜摓榇烁械缴钌畹墓奈韬托牢?!,五行者,水,火,金,木,土

38、。,與物理學相對應的一些基本量:,土 表示 基本粒子,木 表示 質量,火 表示 能量,水 表示 速度(溫度),金 表示 力與場,,陰陽理論中五行的生克關系如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逍邢鄤w: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生水,力與場-> 生-> 速度。這個最顯然,我們都學過,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或場施加在物體上,物體才有了加速度,加速度在時間上的積分就產生了速度。

39、  水生木,速度-> 生-> 質量。這一點可以從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里獲得解釋,一個物體的質量不是恒定不變的,是受到速度的影響的。一個物體越接近光速,它的質量就會無窮大,可見,速度產生質量。,,木生火,質量-> 生-> 能量。哈哈,經典的E=MC^2出場了。相對論的這個公式明白的告訴了我們,能量是可以由質量產生的。。,火生土,能量-> 生-> 基本粒子。這個則是量子力學的范疇了。我們說,基本粒子

40、,也就是說,物質,是從哪里來的?是從能量凝結而來的。在宇宙大爆炸的初始階段,沒有什么物質,有的只是能量,不過這里我們只需要知道,是宇宙大爆炸帶來的巨大能量,不斷凝結而成為物質,各種基本粒子,最終組成了我們的世界。,,金剋木,引力與場-> 克-> 質量。質量要受到引力與場的影響。任何物質,只要有質量,就要受到引力和場的作用。就連牛頓的蘋果都能將質量和萬有引力聯系起來?!   ∧緞w土,質量-> 克->

41、 基本粒子?;玖W右艿狡渥陨碣|量的制約。我們可以從任何一個物理定律得知,基本粒子的幾乎所有行為,都要受到質量的影響。,,土剋水,基本粒子-> 克-> 速度?;玖W邮撬俣鹊南葲Q條件。沒有基本粒子,就不可能有速度。(注意與相生關系區(qū)分開來,基本粒子并不能產生速度,必須要有力場的作用)    水剋火,速度-> 克-> 能量。速度可以在很大層面上影響能量,我們都學過的動能就表現了這一關系。    火剋金。能

42、量-> 克-> 引力與場。力的大小受到能量的制約。必須要有能量,才能對其他物體產生引力之外的其他力量。,,由此,我們可以驚奇的發(fā)現,五行理論竟然可以將現代科學的至尊,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解釋得非常完美。其實,我們從直觀的角度,就可以發(fā)現,為什么古人要將五行命名為金木水火土,而不是雞鴨魚肉菜,請看:,,“土爰稼檣”,表承載、受納,直觀上基本粒子就像土一樣,是萬事萬物的基本組成單位?!  盎鹪谎咨稀保砹藴責?、躁動等性質,能量就

43、像火一樣,是推動事物發(fā)展的力量?!  八粷櫹隆保碜虧?、下行,所謂一瀉千里,江河湖海日日滔滔不絕,水就象征著速度。  “木曰曲直”,其敦厚從直覺上看就是質量的表征  “金曰從革”,金是最為稀有貴重的物質,它也就代表了宇宙間最為神秘的引力場。引力場看不見摸不著,卻是宇宙間最根本的力量,不可謂不神秘至尊。就連愛因斯坦都癡迷于統(tǒng)一場論而不得之。,,肝癌是指發(fā)生于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fā)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人們日常說的肝癌指的多是原

44、發(fā)性肝癌。原發(fā)性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最新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新發(fā)肝癌患者約六十萬,居惡性腫瘤的第五位。原發(fā)性肝癌按細胞分型可分為肝細胞型肝癌、膽管細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腫瘤的形態(tài)可分為結節(jié)型、巨塊型和彌漫型。原發(fā)性肝癌在我國屬于高發(fā)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中國是乙肝大國,我國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丙肝病人也在逐漸增加,乙肝后也會發(fā)展為肝癌。目前我國發(fā)病人數約占全球的半數以上,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已經成

45、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殺手,其危險性不容小視。[1] 發(fā)病原因  總的來說,原發(fā)性肝癌的病因至今未能完全闡明,但已證明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1、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統(tǒng)計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區(qū)也是肝癌的高發(fā)地區(qū),患過乙肝的人比沒有患過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機會要高10倍之多。長期的臨床觀察中發(fā)現,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斷遷移演變的三部曲。近來研究表明,與肝癌有關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其

46、中又以乙型肝炎最為常見。   2、酒精:俗話說“飲酒傷肝”,飲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作用類似于催化劑,能夠促進肝癌的發(fā)生和進展。有長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誘發(fā)肝癌。這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fā)生障礙,引起肝內脂肪沉積而造成脂肪肝。飲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嚴重,進而引起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發(fā)生。,醫(yī)學健康系列精品課件,最好的專業(yè)文檔,免費在線瀏覽,下載后可以修改編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