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腦病的影像診斷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血壓腦病的影像診斷,天津市第四中心醫(yī)院放射科 紀盛章 陳勝利,概述,高血壓腦?。╤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HE )血壓急劇升高引起的一種暫時性急性腦功能礙綜合癥。于1928 年由Oppenheimer和Fishberg 首先提出。 臨床表現(xiàn)三聯(lián)征:頭痛,癲癇,意識,概述,可逆性腦后部白質腦病綜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

2、ome,PRLS) 作為一個放射學臨床綜合癥由Hinche等 在 1996年首次提出腦后部可逆性腦病綜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2000以后),病因,各種原因所致的血壓急劇升高 如惡性高血壓、高血 壓病、子癇 、急進型腎小球腎炎,嗜各細胞瘤、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等藥物毒性 免疫抑制劑或細胞毒性藥物如環(huán)孢素 A、他克莫司等,發(fā)病機制 --尚不

3、十分清楚,“過度調節(jié)”學說: 血壓急劇升高,腦血管舒縮功能調節(jié)過度,引起腦小動脈痙攣,進入毛細血管床血流減少,使毛細血管和神經(jīng)元缺血,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內液體進入細胞外間隙,導致腦水腫 DSA,MRA顯示少數(shù)PRES有大血管痙攣,但主要出現(xiàn)在子癇前期和子癇患者。,發(fā)病機制 --尚不十分清楚,自動調節(jié)崩潰學說(高灌注學說 ) : 平均動脈壓在60-180mmhg范圍內,自主調節(jié)毛細血管前小動脈的舒縮張力而維持腦

4、灌注的相對恒定;平均動脈壓迅速升高到180mmhg以上時,超過了腦自主調節(jié)的上限,腦小動脈自動調節(jié)功能喪失,血管由收縮變?yōu)楸粍訑U張,腦血流量急劇增加、過度灌注,即自動調節(jié)崩潰,BBB功能受損,使血管內壓超過腦間質壓,腦血管床內液體外流而迅速出現(xiàn)腦水腫---血管源性水腫---顱內壓升高,發(fā)病機制 --尚不十分清楚--,大腦前部血管系統(tǒng)有來自頸上節(jié)的豐富的交感神經(jīng)分布,椎動脈系統(tǒng)相對缺少交感神經(jīng)分布。血壓在正常范圍波動時,交感神經(jīng)對血管運動

5、張力幾無作用。在嚴重的急性高血壓時交感刺激可引起持續(xù)劇烈的血管收縮,大腦前部血管的收縮對腦前部的循環(huán)起保護作用,防止過度灌注;而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缺乏這種保護,出現(xiàn)過度灌注,發(fā)病機制 --尚不十分清楚,血管內皮損傷: 腦血管自我調節(jié)機制中小動脈和微小動脈, 同時接受肌源性和神經(jīng)源性調節(jié)器調節(jié)。在子癇和移植應用環(huán)孢霉素等藥物的病例中, 可能存在的內皮毒性物質或抗體損傷了血管內皮, 使其釋放血管內皮素、前列腺素或凝血惡烷A2等, 加重或阻止了小

6、動脈和微小動脈的肌源性反應,從而發(fā)生調節(jié)障礙,病理,典型表現(xiàn):腦組織不同區(qū)域明顯充血、水腫、滲出----可逆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微梗死形成高灌注持續(xù)存在 ,可導致細胞毒性水腫、腦梗死,臨床表現(xiàn),血壓突然急劇升高,舒張壓常達120mmHg以上。頭痛、嘔吐、視物模糊、癲癇、煩躁、不同程度的精神和/或意識障礙。少有局灶性定位體征。血壓控制后癥狀迅速緩解(12—72小時)。,影像學表現(xiàn),● 大多位于皮層下白質也可累及皮層● 典型者

7、見于頂枕葉 兩側對稱或不對稱頸內動脈供血區(qū)的病灶一般見于特別嚴重的病 例, 且通常與椎基底動脈供血區(qū)病灶同時出現(xiàn)偶可僅表現(xiàn)為腦干或小腦半球受累 ,有作者稱為“高血壓腦干腦白質病”,影像學表現(xiàn),CT表現(xiàn) 平掃:斑片低密度 ,鄰近腦溝、裂、池可狹窄 增強:輕度斑片或斑點狀強化 灌注:CBF,CBV增加,影像學表現(xiàn),MR表現(xiàn) T1WI:斑片狀低信號 T2WI:斑片狀高信 FLAIR:斑片狀

8、高信號 DWI: 通常等信號 ,可稍低或高( T2 廓清效應) ADC值: 明顯升高 T1WI增強:輕度斑片或斑點狀強化,,影像學表現(xiàn),MR表現(xiàn),影像學表現(xiàn),MR表現(xiàn),影像學表現(xiàn),MR表現(xiàn),影像學表現(xiàn),MR表現(xiàn) DTI:局灶彌散增強-- 各向異性的降低 PWI: CBF,CBV增高 MES:Cho,Cr增高,NNA輕度降低,,病例介紹,男,51歲,高血壓病史5年,因頭痛、雙下肢無力3天入院。血壓260/160

9、mmhg,神志清,精神差,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肌力、肌張力、正常,感覺無異常,腦膜刺激征(-),雙側Chaddock征(+),Babinski征(-)。,病例介紹,男,36歲,高血壓病史數(shù)年,情緒激動后,突然出現(xiàn)四肢抽搐,短暫意識喪失,小便失禁半小時,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血壓220/170mmhg。神清,語言流利,四肢肌力V﹣級,左偏身痛覺減退,雙側Babinski征(+),Chaddock征(+),腦膜刺激征(-)。

10、,病例介紹,男,64歲。高血壓病史不詳,因被發(fā)現(xiàn)意識不清入院。查體:血壓200/120mmhg,神志不清,壓眶上有反應,四肢有不自主活動,肌張力正常,腦膜刺激征(-),雙側Chaddock征(+),Babinski征(-),診斷,血壓急劇增高+頭痛、抽搐、意識障礙+腦后部異常密度或信號可診斷。經(jīng)治療血壓降低后,數(shù)小時至數(shù)日癥狀、體征和影像學表現(xiàn)迅速消失,則進一步確診。,鑒別診斷,急性腦梗死上矢狀竇栓塞—靜脈性腦梗死Wernicke

11、腦病,鑒別診斷,急性腦梗死 急性腦梗死--細胞毒性水腫。高血壓腦病--血管源性水腫 。T2 WI均呈高信號。血管源性水腫因為細胞外水分的增加表現(xiàn)為擴散升高 ,ADC↑ ,DWI↓ ,而細胞毒性水腫則表現(xiàn)為擴散受限 ,ADC ↓ ,DWI ↑ 。,DWI是將其與急性腦梗死區(qū)分開的最佳影像學檢查方法,鑒別診斷,基底動脈尖綜合征(TOBS) 是以基底動脈頂端為中心直徑2cm范圍內的左、右大腦后動脈,左、右小腦上動脈和基底動脈頂端交叉部位

12、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相應的神經(jīng)損害綜合征。特殊類型的腦梗死(7.6%)(1980年由Caplan提出)常出現(xiàn)2個或2個以上梗死灶,且臨床表現(xiàn)多樣。分為:腦干首端梗死和大腦后動脈區(qū)梗死。,鑒別診斷,腦干首端梗死 多見,多為深穿支或終末支供血,并直接從大血管發(fā)出,易造成血管的損傷。表現(xiàn)為:1、眼球運動障礙(麻痹)2、瞳孔異常 (大、不規(guī)則、光反應消失)3、意識障礙和幻覺 影像表現(xiàn)腦干梗死,鑒別診斷,大腦后動脈區(qū)梗死 主要表現(xiàn)

13、為視覺障礙及行為異常 。影像特征是雙側丘腦對稱性成蝶形梗死灶, 小腦、枕葉、中腦和顳葉內側也常見到梗死灶,但發(fā)現(xiàn)率較低。,鑒別診斷,上矢狀竇栓塞—靜脈性腦梗死 MRI:皮質和皮質下交界區(qū)雙側片狀異常信號,T1WI↓ ,T2WI \ FLAIR ↑, MRV:可直接顯示栓塞部位及范圍PRES患者 MRV顯示腦靜脈、靜脈竇通暢,無狹窄、異常擴張及血栓形成征象,鑒別診斷,Wernicke腦病 VitB1及煙酸缺乏所致,常見于

14、嗜酒者。俗稱“腦型腳氣病”。好發(fā)年齡50~60歲。與血壓無關。典型癥狀和體征是精神、神經(jīng)異常,眼球運動障礙及共濟失調. MRI:主要累及雙側丘腦和腦干 ,較少累及頂枕葉 .T1WI↓ ,T2WI \ FLAIR呈對稱性高信號,急性期可明顯強化。在MRI 矢狀位測量乳頭體平均縮小60 % 。 DWI↑ , ADC↓ .MRS: 乙酰天門冬氨酸(NAA) / 肌酸(Cr) 比值↓ ,乳酸(Lac) 峰值↑ ,膽堿(Cho) ↓,Ch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