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高血壓、糖代謝異常、血脂代謝紊亂和肥胖等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聚集的綜合征,其心血管并發(fā)癥是MS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心血管重構是MS發(fā)展成為心血管疾病,出現靶器官結構和功能損害的物質基礎。MS患者血管的重構主要表現為大中型動脈的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早期表現為動脈纖維化,中期開始形成動脈粥樣斑塊。轉化生長因子-β/Smads(TGF-β/smad
2、s)信號通路在調節(jié)血管纖維化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PPARs)是一種配體激活的轉錄因子。其中PPAR-α和PPAR-γ與MS密切相關。貝特類藥物是PPAR-α的配體,主要通過調節(jié)脂代謝相關酶類的表達而改善脂代謝。噻唑烷二酮類(thiazolidinediones TZD)藥物是PPAR-γ的配體,通過改善外周組織的胰島素
3、敏感性而改善糖脂代謝,并參與脂肪細胞分化。除了調節(jié)糖脂代謝外,研究發(fā)現PPAR-α和PPAR-γ激動劑可通過抑制TGF-β/Smads信號通路而發(fā)揮抗纖維化的作用,從而抑制血管重構。
目的:探討PPAR-α/γ激動劑干預對MS的糖脂代謝、TGF-β/smads、Ⅰ型和Ⅲ型膠原表達強度及動脈結構形態(tài)的影響,進而探討PPAR-α/γ激動劑干預對MS動脈病理性重構的作用和機制,為降低MS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尋找新的思路
4、和方法。
方法:
(1)臨床研究:選取MS患者242例及健康對照者30人為研究對象,MS患者隨機分為基礎治療組(basic treatment,BT組,n=60)、非諾貝特組(FEN組,n=61)、吡格列酮組(PIO組,n=61)、非諾貝特+吡格列酮組(FEN+PIO組,n=60),健康對照者為正常對照組(NC組,n=30)。所有患者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及應用相應藥物在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的基礎上,FEN組加服
5、非諾貝特,PIO組加服吡格列酮,FEN+PIO組按上述用藥加服上述兩種藥物,共干預24周。分析比較干預后組間血壓、血糖血脂、血清TGF-β1和前膠原肽濃度、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頸動脈斑塊陽性率間的差異及關系。
(2)高果糖飲食喂養(yǎng)SD大鼠構建MS大鼠模型:60%果糖的飲食喂養(yǎng)雄性SD大鼠,造模期間定期測體重、血壓、血糖血脂、血清胰島素等指標,直到達到MS標準。
6、 (3)MS大鼠模型干預研究:造模成功的MS模型大鼠隨機分組:模型對照組(MC組,n=10)、非諾貝特組(FEN組,n=11)、吡格列酮組(PIO組,n=10)、非諾貝特+匹格列酮組(FEN+PIO組,n=11),普通標準飼料喂養(yǎng)的SD大鼠為空白對照組(NC組,n=6)。相應組分別加用藥物干預,定期測定大鼠體重、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4周后,處死大鼠,檢測其主動脈形態(tài)結構、PPAR-α/γ、TGF-β1、Smad3、COL-Ⅰ
7、、COL-Ⅲ表達水平。分析比較干預后各組大鼠在上述指標間的差異及關系。
結果:
(1)臨床研究
1)與正常對照者相比:MS患者血壓、FBS、FINS、HOMA-IR、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8、 acid,FFA)、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尿酸(uric acid,UA),血清TGF-β1、PCIP及PIIINP水平升高、頸總動脈IMT及斑塊陽性率均升高(P<0.01或P<0.05)。
2)與BT組患者相比,FEN組患者血清TG、FFA、FINS水平降低(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
9、esterol,HDL-C)水平升高(P<0.05);PIO組患者血清TG、FFA、HbAlc、FINS、TGF-β1、PICP及PIIINP水平降低,HOMA-IR、頸總動脈IMT及斑塊陽性率降低(P<0.01或P<0.05);FEN+PIO組患者血清TG、FFA、HbAlc、FINS、TGF-β1、PICP及PIIINP水平降低(P<0.01或P<0.05),DBP、HOMA-IR、頸總動脈IMT及斑塊陽性率降低(P<0.05)。<
10、br> 3)與FEN組患者相比,PIO組患者血清FINS、TGF-β1水平降低,HOMA-IR及頸總動脈斑塊陽性率降低(P<0.01或P<0.05);FEN+PIO組患者血清FINS、TGF-β1、PICP及PIIINP水平降低(P<0.01或P<0.05),HOMA-IR、頸總動脈IMT及斑塊陽性率降低(P<0.01或P<0.05)。
4)與PIO組患者相比,FEN+PIO組患者血清HDL-C水平升高(P<0.05
11、),頸總動脈IMT降低(P<0.05)。
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SBP、DBP、HOMA-IR、FINS是頸總動脈IMT的獨立危險因素(R=0.682,P<0.01),年齡、SBP、FBS、HbAlc、LDL-C是頸動脈斑塊陽性率的獨立危險因素(R=0.737,P<0.01)。
(2)動物實驗
1)與NC大鼠相比:MS大鼠SBP、FBS、FINS、HOMA-IR、TG、TC、LDL-C、HD
12、L-C、FFA、ALT、天冬氨酸氨基轉氨酶(aspartictransaminase,AST)、UA、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肌苷(carnine CR)水平升高(P<0.01或P<0.05),體重減輕(P<0.01),其主動脈表達TGF-β1、Smad3、COL-Ⅰ、COL-Ⅲ蛋白升高(P均<0.01),其主動脈內中膜增厚、結構紊亂。
2)與MC大鼠相比:FEN組大鼠血清TG、LDL-C
13、、FFA降低(P<0.01或<0.05),HDL-C升高(P<0.01),SBP、FINS、HOMA-IR降低(P<0.01),血清AST升高(P<0.01),血清UA、CR降低(P<0.01或P<0.05);FEN組大鼠主動脈表達PPAR-α、PPAR-γ、TGF-β1,Smad3、COL-Ⅰ蛋白降低(P均<0.01),主動脈內中膜變薄,內中膜結構有所改善。
3)與MC大鼠相比:PIO組大鼠血清TG、TC、LDL-C、F
14、FA降低(P<0.01或<0.05),HDL-C升高(P<0.01),SBP、FBS、FINS、HOMA-IR降低(P<0.01或<0.05);主動脈表達PPAR-α/γ顯著下調(P<0.01),表達TGF-β1、Smad3、COL-Ⅰ、COL-Ⅲ蛋白下調(P<0.01或<0.05);與FEN組大鼠比較:PIO組大鼠FBS、FINS、HOMA-IR降低(P<0.01),血清UA升高(P<0.05),表達TGF-β1、Smad3、COL-
15、Ⅰ、COL-Ⅲ蛋白降低(P<0.01);主動內中膜較MC及FEN組大鼠變薄,結構更為完整有序。
4)與MC大鼠相比:FEN+PIO組大鼠血脂、血糖、FINS、HOMA-IR、血壓均與PIO組大鼠情況相似,血清AST升高(P<0.05),血清UA、CR降低(P<0.01或P<0.05),主動脈表達PPAR-α/-γ下調,表達TGF-β1、Smad3、COL-Ⅰ、COL-Ⅲ蛋白下調;與FEN組大鼠相比:血清TC降低,HDL-C
16、升高,SBP、FBS、FINS、HOMA-IR降低(P均<0.01),表達TGF-β1、Smad3、COL-Ⅰ、COL-Ⅲ蛋白下調(P<0.01或P<0.05);與PIO組大鼠比較,FEN+PIO組大鼠血清HDL-C升高(P<0.01),血清UA降低(P<0.01),表達COL-Ⅰ蛋白下調(P<0.05);大鼠主動脈內中膜厚度及結構等方面較其它干預組均改善。
結論:
1、MS存在糖脂代謝紊亂、IR,TGF-β
17、/smads、COL-Ⅰ和COL-Ⅲ表達上調及動脈內中膜增厚及纖維化等病理性重構。
2、動物實驗顯示FEN干預MS大鼠,可改善其TG、FFA、HDL代謝,改善IR,通過抑制TGF-β1/Smads通路信號轉導而抑制細COL-Ⅰ的表達而抑制MS大鼠動脈病理性重構。
3、臨床和動物實驗都證實:PIO干預可改善MS的TG、FFA、HDL代謝,顯著改善IR,并通過抑制TGF-β1/Smads通路信號轉導而抑制COL-
18、Ⅰ和COL-Ⅲ合成,較FEN干預更明顯地抑制了MS的動脈病理性重構。
4、臨床和動物實驗都證實:合用FEN租PIO干預全面改善MS的糖脂代謝、IR、血壓,通過抑制TGF-β1/Smads信號轉導而抑制COL-Ⅰ、COL-Ⅲ合成,較單用FEN或PIO干預更顯著地而抑制了MS大鼠主動脈病理性重構。說明合用FEN或PIO干預MS,可能通過不同的機制和作用靶點,產生協同作用,進一步改善及逆轉MS的動脈重構。
5.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PAR-α-γ激動劑對代謝綜合征心室重構的保護機制研究.pdf
- PPAR-α-γ激動劑聯合應用對代謝綜合征動脈粥樣硬化的保護機制研究.pdf
- PPAR-γ在多囊卵巢綜合征大鼠卵巢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PPAR-γ對干燥綜合征NOD小鼠的抗炎作用.pdf
- PPAR-γ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的作用及機制的研究.pdf
- 溫補清瀉針法對代謝綜合征脂代謝調節(jié)作用的臨床觀察.pdf
- 抗代謝綜合征藥物的篩選及DA抗代謝綜合征作用和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pdf
- PPAR-γ調控豬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后血管重構作用及機制初步研究.pdf
- microRNA-33在代謝綜合征相關HDL異常中的作用及機制探討.pdf
- PPARγ、MMP-9在重度子癇前期合并代謝綜合征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PPARα、PPARδ基因多態(tài)性與代謝綜合征關系的研究.pdf
- 陰溝腸桿菌在人體代謝綜合征中的作用研究.pdf
- 心室重構及頸動脈內中膜厚度與代謝綜合征關系的臨床研究.pdf
- chemerin與代謝綜合征的關系及作用機制的初步探討.pdf
- PWV在代謝綜合征患者心血管重構改變中的預測研究.pdf
- 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PPARγ的調節(jié)作用.pdf
- 代謝綜合征及代謝綜合征腎損害的中醫(yī)證候研究.pdf
- Renalase在四型心腎綜合征中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PPARα基因多態(tài)性及基因環(huán)境交互作用與代謝綜合征關系研究.pdf
- 代謝綜合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