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內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病原株特點、預后及治療。
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院內感染相關危險因素,統(tǒng)計276例合并院內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及收集感染患者連續(xù)分離的、不重復的病原菌并進行分析其對多種抗生素的耐藥率及敏感率。
結果: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內感染率為35.48%,例次感染率為48.8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液、口腔為主。老年
2、組(>60歲)和非老年組(<60歲)院內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46.47%和32.40%(P<0.01)。住院時間小于20天和住院時間大于20天院內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14.34%和77.10%(P<0.01)?;颊呶催M行化療組、誘導緩解組和鞏固強化組院內感染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8.58%、85.94%和17.34%(P<0.01)。白細胞<0.5*109/L及白細胞在0.5~2*109/L之間與白細胞>2*109/L三組患者院內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72
3、.60%、51.87%和14.11%(P<0.01)。中性粒細胞非缺乏組、中性粒細胞缺乏持續(xù)時間>7天組與中性粒細胞缺乏持續(xù)時間小于7天組院內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14.41%、37.21%和82.32%(P<0.01)。血紅蛋白<60g/L的患者與血紅蛋白>60g/L的患者院內感染率分別為55.16%和27.57%(P<0.01)。白蛋白<30g/L的患者與白蛋白>30g/L的患者院內感染率分別為56.52%和32.56%(P<0.01)。
4、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帶入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危險因素多元分析,篩選出住院時間(OR=7.018,P<0.01)與粒缺時間(OR=2.950,P<0.01)為主要危險因素。276例院內感染患者共檢出病原菌128株,剔除污染標本和重復菌株后,共計114株,檢出率30%,主要病原菌為大腸埃希菌(21.93%)、肺炎克雷伯菌(15.79%)、銅綠假單胞菌(10.53%)、金黃色葡萄球菌(7.02%)、人葡萄球菌人亞種(6.14%)
5、、表皮葡萄球菌(5.26%)。大腸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產ESBLs株檢出率分別為72.00%、44.44%,兩者產ESBLs菌株的耐藥率均比未產ESBLs菌株的耐藥率高(P<0.05),產ESBLs的大腸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的敏感率為100%,其次對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在60%以上,對頭孢唑啉、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噻肟、頭孢吡肟耐藥率均達100%。共分離銅綠假單胞菌12株,均對亞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環(huán)丙沙星敏感。金
6、黃色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亞種、表皮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達到100%,真菌感染共12例,均為念珠菌,占10.53%,其中光滑念珠菌五株,白色念珠菌四株,熱帶念珠菌三株,其中一例光滑念珠菌對伊曲康唑耐藥。
結論:急性白血病患者是院內感染的易感人群,住院天數(shù)、粒細胞缺乏持續(xù)時間是院內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院內感染病原菌仍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對亞胺培南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在80%以上,革蘭陽性菌最敏感的藥物為萬古霉素及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性白血病合并院內敗血癥的臨床分析.pdf
- 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合并感染的臨床分析.pdf
- 兒童急性白血病院內感染臨床分析.pdf
- 兒童急性白血病合并侵襲性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pdf
- 急性白血病合并銀屑病的臨床分析.pdf
- 成人急性白血病合并醫(yī)院感染回顧性分析.pdf
- 妊娠合并白血病4例臨床分析.pdf
- 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病原學分析.pdf
- 氟康唑預防兒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臨床觀察.pdf
- 急性白血病347例臨床病例分析.pdf
- 急性白血病化療后醫(y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pdf
- 29例復發(fā)兒童急性白血病臨床分析.pdf
- 254例急性白血病首診臨床分析.pdf
- 17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臨床療效分析.pdf
- 21-三體綜合征合并急性白血病21例臨床分析.pdf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73例臨床分析.pdf
- 500例兒童急性白血病臨床總結.pdf
- 兒童急性髓細胞白血病162例臨床分析.pdf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白血病感染臨床分析.pdf
- 急性白血病合并細菌感染的特征分析及TLRmRNA表達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